米易古为三皇五帝中第二大帝——颛顼的诞生之地,素有“颛顼故里·阳光米易”的美称,2016年3月被评为“中国颛顼文化之乡”。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,辖12个乡镇,有汉、彝、傈僳等26个民族、22万人口。境内有世界一流的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和国家AAA级颛顼龙洞风景旅游区。
县人民政府驻攀莲镇,县城距攀枝花市区80千米,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安宁河畔。近年来,米易以打造避暑御寒的养生休闲度假理想目的地为目标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水平管理,着力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、集散功能、文化功能和枢 纽功能。目前城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,是一座“城在山中、水在城中、行在绿中、居在园中”的山水园林县城,是“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品果、冬暖阳”的康养度 假理想目的地。
米易是全国卫生县城、全国文化先进县、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、国家南菜北调基地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、省级生态示范区、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、全省首批环境优美示范县城、省级绿化模范县、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、省级平安县、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。走进米易,就走进了延年益寿的康养胜地,走进了现代时尚的宜居花园,走进了天地人和的山水画廊,走进了果蔬飘香的诗画田园。
基本信息
建制沿革
春秋战国时期,原迷易(今米易)一带为中国西南夷的邛都部落。
公元前143年,汉景帝时,司马相如任武骑常侍,在邛会地区置郡;汉武帝的元鼎年间,在今汉源东南置沈黎郡,辖邛嶣地区,今之米易地区即正式划入西汉王室版图。
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间,河东仍属会无县,河西属可泉县。
唐天宝十四年,河东属青宁郡,河西属建昌郡(今西昌);五代后蜀明德年间,迷易安宁河东地带命名为诺赕,属会川府,其河西地带命名为屈部,属建昌府。
宋时,太祖以"唐之祸基于南诏",明确表示:以大渡河为界的越嶣等郡"非吾有也"。故邛嶣地带为大理国所占,当时迷易一带曰明夷。
元王朝在建昌设置"罗罗斯宣慰司",辖五路二十三州(包括今米易的普济州、威龙州及安宁河沿岸以东、以西的其它地区)、隶属云南行省。衽土司制,史称"土知州"。
至明代又施军事移民卫所(完善土司制),河西属建昌府,河东属会川府。
明洪武27年(公元1394)年,在今撤连改设守御千户所,直属四川行都司管辖,其长官统兵慑镇所属各族人民。
明永乐年间,行都司饬回族部领在今撤连筹建分县治。因此地处安宁河下游,冬季多雾,日出迷蒙,其分县治因名迷易(阳)县,后又相继改为迷阳守御千户所(巡检所)。
清雍正年间,迷易守御千户所划为建川南道宁远府辖。乾隆27年迷易守御千户所改为迷易巡检所。
嘉庆年间,四川总督常明向清庭奏准"改土归流,所辖夷众,编入汉甲,土司只袭职名"。但迷易吉、张土司、各自为政,只表示:"下属夷众新垦之地,情愿首报催科,同增国赋",不愿改土归流。因鞭长莫及,土司制一直沿袭。
道光28年6月12日洪水袭毁巡检所,巡检徐秉坤筹资徒迁巡检所于撒连旧址。
宣统三(1911)年迷易安宁河以东地区分属会理州十个行政区域的摩挲营、攀连、撒连;迷易安宁河以西的克他、麻陇、晃桥、麻栗坪等地统属西昌县直辖的普威乡公所并巡检所(此建制至民国二年正式废置)。
1912年,迷易为会理州分州,设分州知事,分州衙仍设撒连,民国二年(1913年),改设为县佐;1920年为会理县分县。
1935年红军长征过会理,迷易分县官员惊慌逃匿,因以撤县划区,民国24年(1935年),取普济、威龙两州为首一字,成立普威联保处。
1939年,西昌宁属屯垦委员会,成立麻陇、龙窝(今南坝乡老街子)彝务指导区公署。
1941年,迷易的黄草、横山、海塔、金河、大花、小得石、晃桥、马梹榔、麻柳坪等地均划归普威乡,普威乡归属至德昌县设治局,西昌原辖治的麻陇区也划德昌县设治局管辖。
1944年,会理县又划出安宁河以西的撒连、水塘、草场、挂榜、回龙、昔街的上垭口等地归德昌统辖。此区划建制,沿袭至民国末。
1950年3月25日,米易地区解放。行政区划是:米易安宁河东岸是会理县的西北区;米易安宁河西岸是德昌县的迷易区。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、河高、莲溪、昔宁等乡,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、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,于1951年10月正式组建成迷易县。
1952年3月县府等单位迁攀莲街;同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"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"。1978年由西昌地区划归攀枝花市辖。
1997年,米易县面积2104.3平方千米,人口18.8万,辖3镇25乡:攀莲镇、丙谷镇、得石镇、撒莲乡、垭口乡、柳贤乡、草场乡、坪山乡、新河乡、头碾乡、坊田乡、挂榜乡、宁华乡、观音乡、昔街乡、沙坝乡、横山乡、黄草乡、南坝乡、普威彝族乡、麻陇彝族乡、云峰彝族乡、联合彝族乡、团结彝族乡、胜利彝族乡、黄龙彝族乡、白马彝族乡、新山僳僳族乡。县政府驻攀莲镇。
2000年,米易县辖8个镇、13个乡、7个民族乡。
2004年,撤乡并镇,撤销了横山、沙坝、柳贤、观音、坪山、坊田、新河、头碾、昔街、黄草、宁华、南坝、云峰彝族、白马彝族、胜利彝族15个乡和1个团结镇;合并为现在的7个镇(攀莲、丙谷、得石、垭口、普威、撒莲、白马)、1个乡(草场)、4个民族乡(白坡彝族、麻陇彝族、新山僳僳族、湾丘彝族)。
行政区划
2012年,辖7个镇,5个乡(少数民族乡4个),88个村(少数民族村38个),826个村民小组(少数民族村民小组187个),11个社区居委会,189个居民小组。7个镇:攀莲镇、丙谷镇、得石镇、垭口镇、普威镇、撒莲镇、白马镇、1个乡:草场乡、4个民族乡:白坡彝族民族乡、麻陇彝族民族乡、新山僳僳族民族乡、湾丘彝族民族乡。
地理环境
地理位置
米易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,四川省西南角,攀枝花市东北部。位于北纬26°42ˊ至27°10ˊ,东经101°44ˊ至102°15ˊ之间。东与会理、南与盐边两县山岭相连,西跟盐边、盐源两县以雅砻江为界,北与德昌县陆路相邻。米易县幅员面积2152.695平方千米,境内东西最大横跨52.5千米,南北最大纵距73.2千米。县政府驻攀莲镇,南距市政府公路里程80千米,北离省政府700千米。
地形地貌
米易县内山峦叠嶂,沟壑纵横,山谷相间,盆地交错,地势北高南低,呈南北走向。境内最低海拔点在得石镇的安宁河口,为980米;最高海拔点在白坡彝族乡的白坡山顶峰,为3447米,平均海拔1836.2米,相对高差2467米。东部安宁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开阔。
气候环境
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,有"山高一丈,大不一样"、"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"之说。境内全年干雨季节分明而四季不分明,河谷区全年无冬,秋春相连,夏季长达5个多月。气温昼夜变化大而年变化小,夏温偏低而冬温偏高,多年平均气温19.7℃,极端最高气温40.3℃,极端最低气温-2.4℃。县内日照充足,多年年均日照数2379.3小时,太阳总幅射量140.5千卡/平方厘米·年,大于0℃的平均年积温7208.2℃。多年年均降雨量1112.6毫米、年均风速1.9米/秒、年均无霜期307.5天、年均出现冬春少雨干旱,夏秋多雨现象,常有洪涝灾害发生。
水文环境
安宁河是县内唯一的干流河道,属长江上游水系的三级支流。汇入安宁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、新开田河、小河、橄榄河、草场河、柳溪河、挂榜河、热水河等主要支流,另有汇入雅砻江的普威河、李明久河等支流。
自然资源
水资源
安宁河汛期最大洪峰流量3768立方米/秒,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9.84万千瓦,可开发量12.75万千瓦,规划开发电源点6处。支流河道楠木河、普威河、草场河蕴藏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,建成一级或多级电源点。安宁河流域的湾滩、城南、小三峡、乌龟石电站全部竣工投产,垭口、楠木电站其中一级梯级开发动工,楠木电站获得省政府批准封库,丙海电站完成预可研报告审查工作。
动物资源
境内野生生物资源丰富,种类较多。植物类呈3个分布层:干热河谷稀树草坡层;中山峡谷阔叶混交林以及云南松纯林带层;高山针阔叶林混交以及灌木丛林层。主要植物为禾本科、松科、山毛榉科、杜鹃科、壳斗科等,主要树种有云南松、云南油杉、黄杉、云杉、木棉(又名攀枝花、英雄树)等。县内已查明的动物资源有5纲,29目,72科,175属,264种。其中野生动物资源有186种,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小熊猫、山鹧鸪、黑头角雉、红胸角雉、细嘴松鸡等5种;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、棕熊等19种。野生动、植物药材资源有172科、411属、629种,其中收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1977年版)中289种;特殊植物"米易冠唇花"已载入《中国药物志》。
矿产资源
截至2014年,县内共发现矿产40种,矿产地106处。其中特大型、大型矿床14处,矿点50处,矿化点16处。钒钛磁铁矿是米易县第一大优势矿产资源,储量达21亿吨,潜在经济价值3000亿元人币以上。共生的钒、钛矿资源潜在经济价值40亿元人民币以上。"中华绿"花岗石储量5100万立方米,还有"豹皮花"、"冰花蓝"、"二滩蓝"等三种储量可观的花岗石资源。米易县5大类花岗石资源储量1.2亿立方米以上,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。此外,尚有铝、锌、铜、锰、金、铀、煤、硫、磷、钾、硝、铝土、高岭土、水晶石等矿产资源可开发利用。
2012年,县国土局全面开展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工作,米易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区4个,勘查面积94.67平方千米,完成勘查投入7460万元,完成地质测绘80平方千米,钻探进尺17881米。加强17个勘探区探矿权管理,其中铂矿6个、铁矿2个、镍矿1个、铌钽矿1个、硅线石矿1个、长石矿2个、铜镍矿2矿、石灰石1个、铅锌矿1个。完成矿山储量、开发利用数据统计和矿山的年检工作。
区域人口
2012年末户籍总人口219233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32608人,农业人口186625人;男性人口110636人,女性人口108597人。当年出生人口2350人,当年死亡人口1141人。人口自然增长率3.7‰。年末常住人口21.62万人,城镇化率为34.97%。
区域经济
综合概述
2012年米易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931976万元,比上年增长19.0%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83万元,增长5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629687万元,增长24.8%,其中工业增加值594369万元,增长28.4%,建筑业增加值35318万元,较上年下降12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206206万元,增长11.0%。三次产业对米易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:3.3%、82.6%和14.1%,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.3:67.6:22.1。
第一产业
2012年米易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3013万元,增长5.4%。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938公顷,比上年增加534公顷,其中,粮食播种面积12861公顷,较上年增加45公顷;种植烤烟4721公顷,较上年增加694公顷,收购烟叶19.8万担;蔬菜、瓜果播种面积4706公顷,比上年增加320公顷,设施蔬菜面积2409公顷;甘蔗播种面积716公顷,比上年减少262公顷;药材播种面积393公顷,比上年增加5公顷;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28公顷;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913公顷。
2012年粮食总产量88017吨,同比增长0.6%;烟叶产量9915吨,同比增长14.8%;水果产量54225吨,同比增加5242吨,增长10.7%;蔬菜产量252205吨,增长8.3%;甘蔗产量86757吨,比上年减少31223吨;薯类产量3763吨,同比下降0.8%;玉米产量16444吨,增长1.3%。
第二产业
2012年米易县工业完成总产值1323367万元,同比增长17.6%,其中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1621万元,同比增长27.1%。米易县工业实现增加值594369万元,同比增长28.4%,其中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1559万元,同比增长31.1%。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,增幅较大的有水泥、铁矿石、铁精矿、钒铁、食糖同比分别增长34.8%、54.3%、38.5%、44.5%、50.0%。
第三产业
2012年米易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708万元,同比增长15.7%。按行业分,批发业为3841万元,增长33.0%;零售业为161515万元,增长13.2%;住宿业为599万元,增长487.3%;餐饮业为32753万元,增长25.6%。
社会事业
文化事业
2012年米易县举办首届群众文艺调演和"龙腾米易"大型文艺晚会,颛顼龙文化研究取得突破,弯丘"五·七"干校、得石镇过木机坝被省政府评为"省级文物保护单位"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07千册,共接待读者71300余人次,借、阅图书资料167400余册次。在图书馆大厅开展安全知识教育2期,科普宣传4期,有22000余人次观看。开展"送文化下乡"活动,全年送文化下乡3次,送书1350册,为米易县85个农家书屋配送了8500册图书。
教育事业
2012年米易县共有小学学校64所,专任教师1120人,在校学生16879人。普通中学学校11所,专任教师977人,在校学生9863人。初中升学率达100%,高中升学率为95.4%。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的校安工程加固项目,投入650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和交通费补助。
科技发展
2012年米易县举办科普展览6次,参观人数2.85万人;举办青少年科普讲座15次,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2次;科普画廊4个,70米;米易县举办实用技术培训264期,参加人数达1.94万人。全年专利申请数87个,其中全年专利授权数44个。
医疗卫生
2012年末,米易县医院、卫生院(含社区)18个,床位760张;卫生技术人员667人,其中,医生253人。婴儿童死亡率为10.7‰,比上年提高1.4个千分点;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.9‰,比上年提高3个千分点;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.5%,比上年提高2.8个百分点。2012年米易县共有17599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支出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费用5462.7万元,参合率达98.77%。
基础设施
成昆铁路、省道214线和将于2007年底通车的西攀高速公路沿安宁河南北纵贯全境,县、乡、村道路纵横交错;境内有铁路客货站7个、高速公路出口3个。县城坐落于安宁河畔的攀莲镇,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,北距凉山州西昌市150公里;到攀枝花机场、西昌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。
历史文化
地方风俗
在新山僳僳族乡的"约德节"那天,僳僳同胞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,在林荫道上,在绿草坪中,唱起婉约动人煽情的歌,跳起欢快的舞步,约会意中人,约见亲朋,进行特有的原始宗教崇拜仪式,为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举杯,祝福老人健康长寿,族中兄弟姐妹和睦团结、幸福安康。仫梭族的插竿挂骨葬是生活在米易的古仫梭族人的独特的埋葬法,即仫梭族人死后不用棺,穷的用布、富的用绫裹了焚烧,焚烧后把头颅及手足骨架插竿挂在岩上,视为隆重安葬。在插竿的上方,有阴刻圆圈,象征月亮的,代表女性;下方有阴刻圆圈,象征太阳的、代表男性。
尸骨、插竿、阴刻圆圈三位一体,构成母系家族制度的完整的葬式。瓮棺葬,是明清时期生活在米易的古摆夷族把死者焚烧后,拣骨置于瓮中而葬,瓮棺一般用高0.73米,口径0.3米,敞口、斜腹、平底的陶罐(瓮)。陶罐(瓮)表面有泥条镶成的堆纹装饰,有的还刻有"福"、"富贵双全"等字样。在瓮的内层盖上放有一精制的小陶罐作冥器,陶瓮的质地为红泥,泥条盘筑法,慢轮修制,火候较高,施陶釉为微青色,不到底,肃穆而典雅。
瓮棺葬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墓葬。
风景名胜
龙潭溶洞
四川省米易县龙潭溶洞旅游区位于米易县域北部的白马镇境内,地处龙舟山脉和安宁河流域在米易境内的交汇区,与凉山州会理县毗邻,距西昌市131公里,距攀枝花市106公里,距米易县城26公里。龙潭溶洞旅游区于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风景区名胜区,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,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。
海塔"世外桃源"风景区
海塔"世外桃源"位于米易县城西侧36公里处,景区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,海拔1900米。其主景区海塔人工湖水域面积60万平方米,汇水面积9平方公里。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-温带气候,常年最高气温24°C-29°C,最低气温5°C-7°C,植被茂盛,四季如春,孕育出一个得天独厚、盛产瓜果蔬菜的"宝地",各类果树种植面积10000余亩,桃是其一大特色,种植面积5000余亩。